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我校参加“2020CIQA年会暨教育评价改革与质量文化建设专题研修班”

作者:监督与评估 发布日期:2021-01-04

2020年12月26至27日,由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以下简称CIQA)主办、云南大学承办的“2020CIQA年会暨教育评价改革与质量文化建设专题研修班”在云南昆明顺利召开。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现场会议,我校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中心副主任 陈文波等三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新一轮审核评估以及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等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展示了教育评价改革与质量文化建设的前沿动态。

开幕式由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CIQA)秘书长李亚东主持。云南大学副校长杨泽宇,云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徐立,厦门大学原副校长、CIQA理事长邬大光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教育部综合改革司体制改革处处长李轶群做了题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政策解读”的主题报告,对相关文件出台的背景和意义、主要内容以及贯彻落实工作进行了深入解读。指出教育评价为什么改,改什么以及怎么改,特别强调要五“破”五“立”,使教育评价“指挥棒”全面转向,要构建符合实际、高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李处长深入讲解了文件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组织实施,强调要通过上下结合、左右结合、远近结合和内外结合的方式进一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

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主任范唯做了“新一轮审核评估:以立德树人为统领深化评估分类改革”的主题报告。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评估改革发展的新方向,以及构建以立德树人为统领的新一轮审核评估制度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新任务方面,范唯指出,要把握高等教育的新变化,理解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地位与作用,目前的发展阶段,以及它的坐标格局,结构类型的新变化,培养特点。要坚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的五个基本原则,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评估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方面,范唯指出,要紧扣两条主线,一是主动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实现新作为;二是要对标教育评价总体方案,完善制度体制。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要以立德树人成为根本任务、“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成为时代命题,多样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要应对“三变”,即社会发展新需求之变、高等教育新使命之变、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新变化之变;要加快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体系,以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和专业认证为支柱,以状态数据常态监督和国际评估(联合认证)为平台。

范唯主任还介绍了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及研制过程,新一轮审核评估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对象周期、评估分类、评估程序和组织管理。通过审核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和以评促强。另外,范唯主任对审核评估方案的指标体系、亮点特色、如何分类指导、总体目标、总体思路、总体数量结构布局、评估支撑体系、专家库建设等做了深入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教授就“高等教育评价的新挑战与新使命”做了主题报告。钟秉林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正在急剧扩大,进入普及化阶段;大学与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科技发展驱动高等教育变革;教育国际化出现新特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周期较长,与公众需求反差强烈;高等教育改革张力增加,系统性增强;利益相关者增多,高等教育决策与改革措施实施难度加大;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内涵建设任务繁重。

在高教评价的发展趋势方面,钟秉林认为,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学生中心的评价理念,结果导向的评价方式,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多元参与的价值共建,以及趋于融合的评价模式。他还解读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要破“五唯”;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坚持评价对象和内容的系统性;评价类型和方式的综合性;要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并以高考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为例进行了深入阐释。

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教授在“建立高等教育质量底线——基于‘高质量’视角的思考”主题报告中讲到,要建立高等教育的质量底线,通过几组数据,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到当前,从国内到国外的大学本科“清考”和“毕业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认为,当前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越来越高,并不代表办学质量的提升,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办学的本质职能。

会上,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CIQA常务副理事长陈以一,河南科技大学颉潭成教授,以及昆山杜克大学学术评估中心主任熊滢分别以同济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和美国大学为例,就大学质量文化和质量保障体系等主题做了报告。

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以一教授做了“面向新时代要求完善校内教学质保体系”的报告。他认为,大学校内质量保证体系涉及到教学与教育、教学过程质量与教育产出质量、量化评价与定性评价等问题。新时代新变化对校内质量保证体系带来巨大影响,渐变的教学模式及方法成为校园“常态”,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对教育教学质量将有更高的要求,外部质量保障正在推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此高校要适应新时代,研究新问题。在完善校内教育教学质保体系中,要明晰质量的概念、核心要素及质量保证的着力点。他还以同济大学为例,对校内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更新升级进行了介绍。

河南科技大学颉潭成教授在“质量文化建设策略与实践——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交流报告中阐明了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他认为,高校教育质量保障的制度性约束过于“刚性”,与高校质量的多样性、发展性、内生性等“柔性”物质并不相融。而高校质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形成一种“柔性”约束以及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价值性约束,从被动、外在的规矩约束,转化为主动、内生的动机需求。各高校需要深入推动“四个层面”建设,解决质量保障体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昆山杜克大学学术评估中心主任熊滢通过远程报告的方式,为与会者作了“国际视野下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及案例”的专题报告。熊滢主任对美国高校区域评估认证机构进行了简要介绍,将中美评估体系进行了对照分析,包括评估标准、评估标准的阐释、评估导向和评估主体等,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提供了国际参考。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主任李志义教授通过线上远程交流方式做了题为”我国专业认证的新变化与新关切“的专题报告。李教授指出,目前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领域涵盖了21个专业类,专业认证需要做到从形似走向神似,应该把握两条主线,即面向产出教学的主线和面向产出的评价底线,以成果导向进行教学宏观与微观设计,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等。

质量保障体系中,还涉及质量的评价。麦可思总裁、南科大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数据中心联席主任王伯庆教授以“各年级培养过程质量评价”为主题,和与会者进行了交流。他向与会者呈现了麦可思各年级培养过程质量评价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了解学生的品德素养成长,学习成果达成,在校学习行为的情况,并且发现各项育人影响因素等等。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职工教育分会会长,北京蓝墨大数据技术研究院创始人、院长商桑的主题报告为“用人才培养全链条质量智能监测推进深度质量革命”。商桑院长介绍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用智能监测手段深度推进高校质量革命,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智能监测手段将极大地推动教育评价改革,为新时代科技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CIQA联盟秘书长李亚东向会议报告了《CIQA2020年工作报告》,介绍了CIQA成立以来的现状、挑战、所取成的成就,以及未来的规划,并对此次会议做了总结发言。他总结到,在新时代,我们要聚焦高教质量保障体系,要让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要强化督导检查与指导服务,不断推动高等教育评价分类改革,推进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提高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本次会议得到了各方代表的高度评价,它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新趋势和国内外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新动态,为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以及质量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